許多人對器官捐贈都有誤解
不知道大家對器官捐贈有多少了解,在我江國團家裡,除了兩個小朋友年紀還小,我們其餘的全家人都填了器官捐贈的同意書,因為對我和我的家人來說,我們都一致認為,這是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事。
在我看來,器官捐贈不僅是一種愛與付出的延續,更是一種生命的延續,我相信,如果有一天自己無法繼續生命,那麼如果我能幫其他人延續他們的生活,一定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,也因此我在決定這件事時,並沒有過多的猶豫。
剛開始家人不同意讓我器官捐贈
之所以會提到器官捐贈,是因為最近我們醫院也開始分享關於器官捐贈等等的相關資訊,而我身為在前線的護理師,常常都會被患者問到許多關於器官捐贈的問題,也是因為這樣,才讓我發現,好像大部分人對於器官捐贈都有著許多誤解,就像當初我第一次和家裡的人分享我去器官捐贈的消息時,他們也都是不同意的。
我的父母起初對這件事表示了擔心和疑慮,並且要我不要去填那種同意書,爸媽會有這樣的擔憂其實我能理解,畢竟對於他們這一代人來說,器官捐贈這樣的概念可能還有些陌生和複雜,在他們的觀念裡,器官捐贈有時會被誤解為一種「割捨」,我想這大概和刺青和穿耳洞有點類似,對老一輩的人來說,這通常會讓他們在情感上很難接受。
看著他們一臉擔憂的神情,我知道這需要時間去溝通和解釋,讓他們能夠正確地看待這件事,而不僅僅只因為恐懼或誤解就拒絕。當時的我也花了很多時間,在和他們解釋關於器官捐贈的問題,我告訴他們,其實一般情況下,只有在確認腦死的情況下,才會進行器官捐贈,而腦死的發生率非常低,僅佔所有死亡人數的1%左右,可以說,就算你填了器官捐贈,你的器官也不是你想捐就一定會捐出去。
最終器官能不能捐贈出去,還是要家人同意
另外我還有跟他們說,現在台灣法律也對器官捐贈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,即使捐贈者本人在生前已經簽署了同意書,在遇到腦死的狀況,仍然需要取得家屬的最終同意,才能進行器官捐贈手術。這意味著如果想要做器官捐贈,那麼捐贈者和家屬的雙重意願,都很重要,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需要告知他們我想器官捐贈的這個消息。
也要提醒大家,如果你有意願要做器官捐贈,那麼在這之前最好先和家人商量,否則在家人甚麼都不懂的情況下,可能就會做出和你個人意志不同的決定。
填寫器官捐贈不會導致救援品質下降
當然我也有和他們解釋另一個他們擔心的問題,不只是他們,基本上許多來醫院詢問我問題的老人家,都有這樣的觀點,那就是會不會因為簽了同意書,導致醫療人員在救治他們的過程中,影響到醫療品質。
這種想法在社會上其實並不少見,但事實並非如此,我告訴他們,器官捐贈的程序,只有在所有救命、急救措施都徹底失敗、無法挽救生命時,才會被提出來和家屬做討論。
在這之前,所有的醫療人員都會全力以赴,進行最積極的救治,這些都是受到法律和職業道德的雙重保護的,我這樣解釋之後,父母的擔憂也消除了不少,他們也開始理解並接受我們的選擇,甚至到最後,他們兩老也都來醫院填了自己的器官捐贈同意書。
多多推廣器官捐贈的相關知識
對於我來說,作為一名護理師,這些知識和流程是很基本的概念,但對於許多普通民眾來說,這些資訊可能並不那麼容易理解也不太容易取得,特別是當這些話題涉及到生死和信仰時,往往會引發更複雜的情感和心理反應。所以我希望在未來啊,如果大家想要推廣器官捐贈這一觀念時,不僅僅需要科普知識,還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情感上的溝通。
或許,在面對器官捐贈這樣一個話題時,無論是捐贈者、家屬,還是普通的民眾,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接受和理解。我們需要不斷地去消除誤解,去傳遞愛與生命的延續意義。這是我們每一個醫護人員的責任,也是每一個在這個社會中生活的人的責任。希望未來,能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了解之後,選擇器官捐贈,用自己的愛與善意,去點亮別人的生命。